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音乐学院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风采展(一)

发布日期:2025-02-03   浏览:

当青春的脚步与故土的呼唤共鸣,一年一度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如约而至。这不仅是知识与实践碰撞的契机,更是青年与时代对话的窗口。此刻的你,不再是教室里执笔求知的学子,而是带着专业学识与青春热忱的“归巢燕”,在家乡的田野阡陌间丈量理想,在基层的实践熔炉中淬炼成长,以赤子之心触摸乡土脉动,用青春之笔书写家国情怀,在故乡的热土上展开了一场知行合一的“春耕”。

38069

付耀转,女,21岁,汉族,共青团员,音乐学院钢琴232班团支书,现居住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小史店镇。

寒假期间,她积极报名参加了“返家乡”社会实践。第一天,她怀着激动又干劲十足的精神,去给孤寡老人送温暖,看到他们没有家人的陪伴,家里冷冷清清。她决定,以后有能力了帮助他们有更好的生活。紧接着,接下来的几天,还参加了社区服务、社会访问调查,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参加春晚活动,有排练合唱的、演小品的,她和其他志愿者报名了一个合唱,虽然大家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是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坚持不懈、不放弃的精神。

这次活动让耀转收获颇丰!通过实践,她学会了团队合作,懂得了责任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她明白,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走得更远。接下来,她仍会继续积极参与实践,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71A9

丁亦菲,女,19岁,汉族,群众,音乐学院学前教育231班学生,现居住于河南省开封市杞县泥沟乡。寒假期间,亦菲积极报名参加 “返家乡” 社会实践活动,在党群服务中心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活动第一天,她早早的来到集合地点,政府组织了献血活动,面对一些工具以及专业物品,她有些无从下手,但在团队成员的分工协作下,很快找到了工作节奏。每当完成一次献血活动,她内心就充满了骄傲之情。

本次返家乡社会实践献血活动是一次富有成效的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她不仅提高了居民对无偿献血的认识和参与度,也为我国医疗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更大贡献。

今后,她将带着这份对劳动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积极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D34A7

陈果,男,21岁,共青团员,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音乐学院声乐231学生,现居住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隆古乡堡孜口村。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他深感有责任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乡村地区相对城市而言,缺乏高水平的教育资源,村民的安全意识往往较低。网络诈骗案件在乡村地区也日益增多,他经过与村委会沟通后,向村居民普及识别诈骗手段的知识和技巧,教授防范诈骗的方法和策略。与此同时,他还教居民学习如何使用安全软件和防护工具,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

通过实际活动,他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为家乡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5663

冀梓涵,女,18岁,汉族,学前教育243班学生,群众,家住河南省辉县市胡桥乡南云门村。寒假期间,她积极参与了村街道的清扫工作、布置篮球场以及帮助学生安全离校三项工作。在活动中,她与其他志愿者们一同拿起扫帚、垃圾袋等工具,对街道进行了全面清扫。此外,她们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在学生离校期间,安排志愿者在校门口维持秩序,确保学生安全离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街道变得干净整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过此次活动,她们成功为家乡创造了更加整洁、舒适的环境,同时也为学生离校提供了安全保障。

4C77C

杜曼,女,20岁,汉族,学前教育243班学生,共青团员,家住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唐王桥村杜家组,在寒假期间,她参与了街道交通指挥,打扫,组织宣传活动,由于下过大雪,导致街道路面堵塞,不利于人们的出行,且存在安全隐患,于是组织她们进行街道打扫,恢复交通的行动。最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道路清扫完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保障了交通安全,且劝导不文明行为,加强群众交通规则意识。

当调研数据浸润过乡土的晨露,这段"返家乡"的旅程已悄然将成长镌刻。那些在田间地头收获的思考,在社区街道积累的感动,在帮扶岗位上见证的坚守,终将成为照亮前行之路的星火。期待你们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实践答卷归来时,眸中有更坚定的光芒,脚下有更深厚的根基。愿每一位躬身力行的青年都能成为连接城乡发展的纽带,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奋斗之笔续写新时代的“归去来兮辞”!

(撰稿:杨瑞斌  审核:祁姗姗)